| | | | | |
已有0網(wǎng)友參與糾錯
儋州市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,由平原、丘陵、山地三部分構(gòu)成。丘陵占76.5%,濱海平原占23.13%,山地占0.37%。南部屬山地和丘陵地帶,西南屬平原階地地及火山熔巖臺地,東南部為沙壤土,海拔多在100—200米之間,中部為河流沖擊平原,北部主要為玄武巖和第四紀的海相沉積層,海拔在5—10米之間,境內(nèi)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。
儋州市境內(nèi)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。西南部的紗帽嶺海拔752米,為境內(nèi)最高點。境內(nèi)大小山巒160座,多在東南部。
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條。其中發(fā)源于境外流經(jīng)境內(nèi)的有:南渡江、珠碧江和文瀾河;發(fā)源于境內(nèi)的有:北門江、春江、光村江、大江和山雞江等5條。地表年徑流量達189億立方米。全境海岸線長225公里,且曲折多海灣。
主要海灣有:后水灣、儋州灣和洋埔港。主要海岸港口有:洋浦、 干沖、白馬井、新英、海頭、排浦、峨蔓、英沙、頓積、神充等。其中洋埔港灣闊水深,建有萬噸級深水碼頭,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。
松濤水庫
松濤水庫源發(fā)自五指山流經(jīng)白沙進入儋州境內(nèi)。全庫水面面積130平方公里,庫容33.45億立方米,集雨面積1496平方公里。庫岸線長達544公里,水域主要航線66.5公里,其中南豐至白沙牙叉港約39公里,南豐至松濤大壩約27.5公里。
松濤水庫始建于1958年,費時10年建成,是我國最大的土壩工程之一。高81.1米,長760米,將奔騰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。它把南渡江上游兩岸1400平方公里地區(qū)的雨水蓄存起來,通過各級渠道聯(lián)結(jié)著一大批水利工程,組成統(tǒng)一的灌溉系統(tǒng),松濤水庫澆灌著海南島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。
自然資源 有良好的投資環(huán)境。水源豐富,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,海南省儋州市境內(nèi)的松濤水庫容量三十一點九億立方米,水利灌溉條件好,有蘊藏量相當豐富的石英砂、油頁巖、花崗巖、火山灰、重品石等十多種礦產(chǎn)。有海參、紅魚、魷魚、松濤鳙魚、墨魚、石斑魚、對蝦等600多種水產(chǎn)品。
礦產(chǎn)資源 比較豐富,土地肥沃寬闊,氣溫和,年均氣溫23.30C,海南省儋州市受臺風影響少而輕;海岸線長二百二十五公里,港灣眾多,淺海和灘涂面積達三十萬畝,水質(zhì)好,海水養(yǎng)殖和海洋捕撈前景廣闊。
旅游資源 以得天獨厚,國家級重點文物東坡書院及蘭洋溫泉、兩院熱帶植物園、“八一”通天園蓮花山觀音洞、松濤水庫、蘭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或逐漸成為海南島的旅游熱點。